南通市国资委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来源: 市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3-02-14 17:05 累计次数: 字体:[ ]

一、2022年全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

过去的一年,市国资系统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着力强化党建引领,紧扣市场化盈利能力提升和紧缺专业人才引进两项重点工作,加力提质效稳增长,打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战,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据快报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市国有资产总额预计达20650亿元,其中市属企业资产总额3353.32亿元,增长6%,国有经济稳增长主力军作用有效发挥。全年市属企业完成营收390.32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实现利润31.27亿元,增长19.1%,利润总额在全省各设区市排名同比前进四位,增量位居全省前三。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一)狠抓主责主业,国资布局持续优化。紧扣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时间节点,突出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全力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一是国企改革决胜收官。充分发挥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市县一体、挂图作战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132项工作举措细化分解、责任到人,各项工作100%如期完成,获得省委办公厅评估组高度评价。特别是产控集团、沿海集团、通州区、海门区围绕三年行动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强力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二是区域战略支撑作用凸显。正式组建粮食集团、人才集团,市属企业阵营不断发展壮大,粮食集团整合市本级三家粮食企业,推进一体化运作,县域粮食企业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人才集团探索科创项目全周期服务,为优秀人才提供了硬核力的创新服务,全力保障人才在南通创新无阻、创业无忧。建设交通集团、省环保集团南通公司、沪蔬通公司、新机场合资公司等一批企业相继成立,为全市国有经济发展持续提供新的增长点。三是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产控集团加快基金布局,融入全市创新生态,聚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和先进制造业领域,吸引优质项目落地南通。轨道公司成功获评AAA级主体信用评级,市场融资议价能力整体提升。大生集团顺利完成华润集团旗下三家高支纱工厂收购,纺织主业产能产量增长一倍,成功进入全国纺织企业前十强。粮油集团克服不利因素、科学调配资源,切实保障粮食物流安全。盐业公司以市场化改革为契机,构建食盐+非盐商品+盐化贸易的“一体两翼”新发展格局。四是重点工作全面完成。紧扣市场化盈利能力提升年要求,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明确市场化盈利能力指标分值为20分,比重达到五分之一,全年新增各类市场化项目50个,市场化业务收入占比达85.9%。强化人才支撑,开展市属国企紧缺专业优秀青年人才选调招聘工作,面向“双一流”高校选调专业人才41名,包括硕士32人、博士1人,切实拓宽企业后备干部来源,为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狠抓项目建设,社会价值持续提升。高标准推动项目建设,致力擦亮“城市名片”、不断提升“营商环境”,确保全年17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落实到位。一是大项目建设步伐稳健。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顺利开通运营,2号线一期工程稳步推进,南通从此正式迈入“地铁时代”。港口集团携手上港集团、省港集团组建合资公司,共同运营吕四起步港区集装箱码头,畅通南通沿海至省港集团沿江港航通道。南通新机场前期工作全面提速,预可研报告上报省委、省政府,机场集团和京东集团共同出资成立的京东货运航空正式投运,南通航空物流持续做大做强迈出坚实步伐。二是片区开发成效明显。沿海集团与华能江苏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投资100亿元的华能南通综合能源智慧岛项目落户通州湾示范区。紧扣南通平潮科技创新区新定位,稳步推进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高铁新城建设日新月异。城建集团着力提升滨江景观带建设,加快滨江地区开发,促进城市与生态深度融合,全力打造高品质“城市会客厅”。三是民生项目全面攻坚。交投集团高效推进绕城高速建设,保障北沿江高铁江苏段如期开工建设。房投集团医学综合体项目一期工程顺利交付,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正式开诊。大数据集团深化京冿冀口岸协同管理,为雄安自贸区项目提供智慧海关数据,成功打造“南通大数据”品牌。水务集团加快李港水厂及其配套区域供水管线工程建设进度,区域供水布局不断完善。

(三)狠抓国资监管,风险防控持续收紧。按照管资本为主,强化统筹指导,促进监管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提升监管系统性、精准性、有效性。一是聚焦全面监管,完善监督体系。认真抓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国有企业监管意见》(苏办发〔2022〕21号)的贯彻落实,围绕进一步理顺县市授权监管体制,完善企业内部监督工作体系、探索建立外部监督协同工作机制、研究专职监事改革等工作提出具体举措,经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二是聚焦安全生产,防范经营风险。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好重大节假日时点和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的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慎终如始做好群众来电来信来访工作,组织召开市属企业维稳工作推进会,坚决防范各类生产安全和风险事故发生,全力维护和谐稳定发展环境。

(四)狠抓党的建设,发展基础持续夯实。坚持党对国企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一是围绕改革发展强根铸魂。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形成以章程为基础、以“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为重点,以各决策主体工作规则为支撑的制度体系,使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活动,学思用结合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二是围绕生产经营强基赋能。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进一步融合促进。持续擦亮“国企之家”党建服务品牌,“‘五聚五融五提’激活国企党建‘动力源’”获评市级机关示范书记项目。引导市属企业积极培育各类党建品牌46个,市属企业党建调研课题获省国资委2022年度党建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多项党建成果获省国资委党委表彰推广。三是围绕干部队伍建设凝心聚力。扎实开展“算好廉政账”专题教育月活动,持之以恒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大讨论”,组织南通市国企领导人员高级研修班、市属企业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班,邀请高校教授和行业“能手”现场授课,切实加强国企党务工作力量,不断提升领导干部履职尽责能力水平。

二、2023年工作思路

(一)聚焦改革攻坚,以提质增效为目标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对照国务院国资委、省国资委部署要求,巩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主动谋划我市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充分激发企业活力和效率。一要持续增强盈利能力。市场盈利能力是衡量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依据,这项工作仍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持续深入抓下去。各市属企业要立足实际,找准定位,充分发挥自身国资背景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优势,推动市场化盈利能力持续增强。特别是当前中央企业经营指标体系从以前的“两利四率”优化为“一利五率”,将考核指标中的“净利润”调整为“净资产收益率”,将“营业收入利润率”改为“营业现金比率”,更为关注企业资产回报水平、价值创造能力和经营性现金流质量,体现高质量发展和抗风险能力的考核导向更为明显,我们要更为重视。二要稳妥有序推动混改。深入推进以上市为“主渠道”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符合条件的优势企业、优势业务上市发展,继续推进产控集团信用评级提升至AAA级工作,放大江山股份、精华制药等上市公司资本运作优势,加快扬子碳素IPO进程,全力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上市公司集群。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更加注重转化经营机制,优化股权结构,探索差异化管控模式,突出试点示范效应,确保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出新机制、改出新活力。三要持续完善公司治理。加强董事会建设,鼓励市属企业组建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进一步提高专职外部董事履职能力。深入推进监事会改革,加大监督专员选派力度,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动态优化调整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厘清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权责边界和工作程序,切实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二)聚焦核心功能,以转型升级为目标提升发展能力。坚持做大总量与提高质量并重,强化集中布局与结构优化并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加快布局,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一要壮大优势骨干企业。持续做精做强主业实业,进一步厘清主责功能和主业标准,实行动态调整,引导企业做强做优核心产业。稳步推进粮油集团、粮食集团股权整合,推动新机场合资公司实体化运作,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企集团军。持续开展对标一流企业行动,注重提升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层级,努力培塑更多省市标杆型企业。二要持续加大创新投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创新实施数字经济发展,积极推进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产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创新的根本在人才,要积极开展优秀高校毕业生招聘,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搭建优秀人才发展平台,注重人才关怀激励,用好用活,持续释放人才效能。三要清退低效无效资产。加快清理处置逾期应收款项和积压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加大不良资产处理力度,减轻企业负担;采取出售、转让、租赁和招商合作等形式,有效利用闲置资产;通过股权转让、债务重组等方式处置低效、无效资产,盘活存量资产,着力推动国有企业户数有效下降,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和效率。

(三)聚焦项目建设,以服务大局为目标提升城市品质。始终把重大项目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全力以赴按序时推进项目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重要力量。一要助力片区建设。推进横港沙10万吨级粮油码头和网仓洪1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顺利开工,强化市场开发与生产运营,确保吕四集装箱码头坚实起步,力争疏港铁路一期铁路线路和货运开通。序时推进洋吕铁路建设,加快全线“三电”迁改。二要助力民生保障。立足高标准,平稳有序推进2号线工程建设,确保年内开通运营。推动医学综合体三期医养项目力争开工建设,努力打造长三角医养结合示范基地,提升南通百姓医疗服务质量。加快李港水厂一期建设等建设进度,保障居民用水质量。三要助力项目招引。大力推进与华融资产、华能集团、毅达资本等现有项目的合作进度,在引进先进管理经验、经营模式和技术资源方面下功夫,着力提升项目运营质量、企业盈利能力。鼓励市属企业发挥自身优势,主动谋求与央企、省企、优质民企以及市县国资国企深度合作,加强“走出去”谋发展。

(四)聚焦加强监管,以保障安全为目标防范各类风险。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监管,切实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做到授权与监管相结合、放活与管好相统一。一要加强市县联动。按照苏办发〔2022〕21号文件要求,推动各县(市、区)对照机构编制管理规定,设立或明确国资监管机构,配齐建强专业监管队伍,统筹上下级国资监管机构行权履职规范统一。鼓励引导县(市、区)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推动国资监管力量实现有效加强。二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国资国企在线监管平台建设,确保年底前建成使用,实现“三重一大”决策、投资监管、财务监管、监督追责等重点业务全覆盖。依托智能化分析,提升国资监管预警能力,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市国资国企的横向互联、纵向互通的实时动态监管体系。三要统筹发展与安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等活动,加大对重点部位、重要环节安全生产检查力度。做好职教幼教、来信来电来访等信访维稳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引领和服务管理,确保离退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落到实处。

(五)聚焦强根固魂,以强基赋能为目标筑牢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党建领航作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一要深化党建引领。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持“两个一以贯之”,严格实施第一议题制度,推动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有效发挥。持续开展“头雁讲堂”活动,建立企业特色理论宣讲队,开展“微党课”进项目、进车间、进码头、进班组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一线落地生根。二要深化融合党建。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重点,强化不同类型企业的分类指导,梯队式推进国企基层党建示范点培育。集群化、精品化推进国企党建品牌矩阵建设,推动党建品牌和企业文化、企业经营和党建工作双向融合、双向促进。建强国企党建工作力量体系,多层次、多渠道开展专题培训,提升党务工作者、基层党支部书记履职能力。三要深化从严治党。持续推进“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营商环境提升年”,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委十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持续开展国企大讲堂、“四敢”精神大讨论、青年读书会、培训研修班等各项活动,筑牢国资国企广大党员干部责任意识、争先意识、廉洁意识。加强市国资系统廉洁文化建设,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加强对资金、资源集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监督,为全市国企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