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加速人才培养与科技成果转化,近期,南通港(港口)集团与多所高校携手,围绕智力支撑、人才培养与能力提升等领域,密集推进了一系列务实合作。
教师进站汇智源。7月21日,江苏航院教师工作站暨聚力江海流动站的博士教师进站活动在南通港口集团江海港务分公司举行,集团作为企业方与来自江苏航院交通工程分院的3名骨干教师面对面就工作站运行与校企产学研结合展开交流研讨。工作站将成为连接高校前沿研究与港口实际需求的桥梁,围绕智慧绿色港口建设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推动科研成果有效转化,助力港口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南通港企业教师工作站的建立,标志着校企合作在智力资源对接上实现了新突破,为后续开展深层次、广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培训咨询搭建了有效平台,并将成为驱动港口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智库。
实践育人促融合。7月,来自河海大学的2名全日制在读硕士研究生正式进入通洋公司和建投公司开展为期半年的专业实习。集团专门为研究生们安排了企业导师,签订了实习协议,标志着经过几年积极探索,南通港(港口)集团研究生基地正式运行,将助力进驻的高校学子在真实的产业环境中,深入观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将企业现场获得的实习经验与工作感悟,有效反馈到后续的专业学术研究中,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南通港持续培养与吸引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开辟全新路径。
骨干研修强内功。集团精心选拔的南通港港务专业职业技能机构高级考评员、港口技术骨干团队通过高校平台,分别参与了现代港口电气控制技术、新能源工程机械技术专业研修。通过定期组织专业研修,紧密结合港口行业发展趋势与南通港转型发展迫切需求,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校企研讨等多种形式,系统学习最新理论和新技术,帮助企业技术中坚力量掌握前沿动态,提升理论素养与解决复杂问题的技术能力,有助于南通港生产运营优化与技术技能创新实践。
从专业智力的合作对接、年轻高层次人才的创新培养,到港口企业业务骨干的知识更新,三个维度共同构成了南通港立体化、多层次的人力资源培育新生态。集团将与各合作方持续探索更富成效的创新管理模式,拓展更为广阔的合作共赢空间,力求将协同优势转化为创新动能与发展优势,在培养港口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服务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上取得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