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通州国资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多种举措,不断加强国企内控体系建设,提升资金监管效能,防范资金风险,提高国有企业资金管理水平。
一是组织专项检查调研。建立三个调研组,通过问卷调查、实地检查、查阅凭证等方式,了解区属企业资金支付管控、银行账户管理、票据管理、融资及资金运作管理、财务信息化管理等情况。针对各公司存在的资金管理风险点,整理出共性问题及个性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督促企业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和整改方案,构建系统完整、科学规范的内部资金管控流程。
二是优化资金管理制度。通过对企业资金管理情况调研总结,督促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金安全运行。目前,区属三大集团公司进一步完善了分级分类的资金审批支付管理办法、融资管理办法、经营性资金借款管理办法、对外担保管理办法等系列资金管理制度,并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强化资金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企业资金管理工作日趋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
二是强化信息安全保障。推动国资国企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用友NC财务系统、OA协同移动办公系统成功运行,实现“一个大数据平台、多个子业务系统”的网络体系,形成资金流程审批、“三重一大”事项管理、资产管理及项目管理等模块的一体化协同处理机制。通过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定财务系统及协同办公系统运行管理办法,明确划分各岗位权限及职责、规范用户及权限管理,促使企业资金信息化管理更加安全、规范和高效。
四是提高财务人员素质。针对各公司现金流量大、实体化经营业务多,资金管理业务更加多元的实际情况,国资部门邀请专家学者讲授财税政策、资金集中管控及最新企业会计准则等业务知识;组织企业参加国务院国资委“提升监管效能,推动内控建设,加强风险管理”网络专题培训;举办财务信息系统培训讲座,及时解决实际业务问题,增强信息系统应用能力。通过组织开展方式多样、灵活高效财务人员学习活动,国资国企财务人员综合素质能力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