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国资委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思路
来源: 市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1-01-29 16:35 累计次数: 字体:[ ]

一、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全市国资国企工作

2020年是极不平常、颇具挑战的一年。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市国资系统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高扬“决战过万亿,夺取双胜利”精神旗帜,自我加压,主动靠前,全力防疫情、推改革、严监管、强党建,共同推动国资国企平稳健康发展。据快报数据,截止2020年底,全大市国有资产总额 11714.88亿元,营业收入564.16亿元。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664.95亿元,增长20.1%;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91.02亿元,增长25.4%;实现利润18.25亿元,增长57.1%;合计上交税费12.85亿元。在最近召开的全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南通市国资委作为全省两家设区市国资监管机构代表之一,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巡察式考核”等创新做法在大会上作了重点推介。

(一)抗击疫情有力有效,危难关头彰显国资国企使命担当。一是第一时间抢先在前。市国资委始终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严格按照上级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第一时间成立市属国有企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建立联系沟通机制,召开市属国有企业疫情防控部署会,在全系统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加强督查落实。统筹复工复产和防疫物资,确保企业顺利开工。二是发挥优势勇挑重担。南通国企为战胜疫情尽责任、显担当,首批31家国企捐款捐物690万余元。积极组织生产捐献防疫物资。精华制药第一时间响应号召,春节期间提前开工,每天生产60万袋正柴胡饮颗粒紧急驰援湖北、安徽等地,捐赠湖北和南通本地相关医院、护理院100万元现金和90万元药物。江山股份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消毒剂原料次氯酸钠(食品级)的正常生产和供应,向政府及医疗机构无偿提供,并通过红十字会向社会捐赠200万元。大数据集团调集精英力量连夜开展技术攻关,率先推出了“来通登记”系统,提高疫情防控效率。三是“六保六稳”精准到位。春节上班第一天印发《关于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国有企业房屋出租的通知》,在全省率先出台房租减免政策,2020年各出资企业共减免房屋租金3729万元,惠及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等949户。机场集团积极响应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号召,主动减免5家航空公司起降费用,合计约675万元。

(二)改革发展扎实推进,国资国企发展质效提升亮点频现。一是创新“巡察式考核”机制。进一步健全制度体系,制定出台了《南通市市属国有企业综合绩效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考核制度文件;创新建立“巡察式考核”机制,市国资委牵头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审计局等部门到企业开展现场巡察式考核,提升考核严肃性和权威性。二是资产证券化成效明显。江天化学创业板注册上市,森萱医药入选新三板精选层,金丝利药业挂牌新三板。通过受让方式取得金通灵控制权,初步完成金通灵纾困任务。交投集团通行宝IPO稳步推进。三是资源整合扎实推进。致豪房产划转至城建集团,众和担保、投资管理公司划转至产控集团、美术馆及大剧院注入沿海集团等;沿海集团整合文旅集团,公司主体信用等级获评AAA,评级展望为稳定,成为我市第三家拥有AAA等级资信市属企业。城建集团成功收购南通路桥,全年新承揽大小项目10项,施工产值近10亿元,获评“2020年省级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沿海集团整合市优质基础教育资源,成立教育发展学院,承办各类师资教育、干部培训100余场,获市委徐书记批示肯定。房投公司与崇川区天一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城市更新建设公司,南通城市更新步入新阶段。大生集团收购原通棉三厂,张謇先生创办的一二三厂全部回归旗下。产控集团完成南通热电、纺织染、二印、三印地块挂牌出让,盘活资金31.24亿元。四是国企改革工作平稳有序。交投集团公司制改革实施圆满完成,下属中基工程公司纳入省第二批混改试点。出台《南通市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实施方案》,基本完成2.5万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制定出台劣势企业退出三年行动计划,清理、注销分支机构及子公司36家。五是生产经营逆势上扬。各生产型企业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主要经营指标实现逆势上扬。机场集团旅客吞吐量251.5万人次,跃居全省第三,货邮吞吐量5.4万吨,增长27.8%。港口集团通海港区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0.6万标箱,增长23.8%,实现开港运营以来两年翻番目标,跻身全国江河集装箱港口前三强。粮油集团港口货物吞吐量503万吨,增加52.4%;盐业公司实现利润1230万元,增长8.75%。六是积极谋划“十四五”工作。按照“三个全方位”要求,高起点谋划南通国有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筹划高质量发展路径。各市属企业结合自身功能定位,委托国内知名战略咨询机构,总结“十三五”工作,进行“十四五”战略规划的编制,指导工作实践。

(三)项目建设成效明显,为全市发展大局勇挑重担发挥主力军作用。全年召开 33 次专题业务会,研究决策事项 184 次,完成 138 项企业“三重一大”投资项目的审核批复工作;市属企业全年启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137 个,完成总投资 220 亿元,南通新机场、通州湾新出海口、创新区、滨江片区等各项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新机场规划取得突破。南通新机场被纳入国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主要组成部分,选址获国家民航局正式批复。预可研编制工作基本完成。机场集团与上海机场集团签署多项合作协议,推动两地“三场”统一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二是新出海口建设提速。南通港集团全力推进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吕四起步港区“2+2”码头,通州湾主体港区一期通道等重大工程开工建设,通州湾长江集装箱新出海口雏形显现。三是滨江片区开发成效明显。滨江片区生态修复和城市更新快速推进,切实落实国企环保责任,实施生态修复,退港还绿,滨江花海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好去处,良好建设成效获中央领导同志高度评价。四是轨道交通建设平稳有序。轨道交通1、2号线施工建设和运营筹备齐头并进,第二轮建设规划已正式启动编制,结合江海快线、机场快线优化方案做好研究。轨道交通控制中心加快建设,第一辆轨道列车完成接车。五是创新区建设进度加快。紫琅科技城正式开园,医学综合体完成主体结构验收,紫琅人才公寓、科创总部、通大附院新院区、金融商务中心、企业总部中心等一批载体项目按照序时进度推进。六是一批重点项目取得突破。高铁西广场、西站大道提前完成投入使用,平海公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建成通车,南通绕城高速完成招商并开工建设,洋吕铁路建设获得省级批复,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项目通过验收,狼山水厂60万立方米/日深度处理工程正式投运。

(四)国资监管创新有力,全力保障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行稳致远。一是扎牢制度监管笼子。落实省政府办公厅 70 号文件精神,结合南通实际,代市委市政府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的意见》,对重大投资项目、非主业投资项目、重大事项实施企业、国资监管机构“双重论证”和“双重法律审核”。此外,会同市财政局、审计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融资担保与出借资金管理的通知》,从融资规模、融资成本、资金管控和风险防范等方面加强制度规范。起草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属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国企内控体系建设,防范化解风险。同时,做好新出台政策文件的宣贯,分片区组织政策文件宣讲会,向各县(市、区)国资监管机构、市属及县属重点国有企业负责人解读省市新出台 4 份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文件贯彻落实。二是创新联合监管模式。着力加强国资监管力量,出台外部董事、专职监事管理办法,选聘 7 名外部董事、5 名专职监事,会同南通市审计局向市属国企派出 11 名审计监督专员,首创外部董事、专职监事和审计专员“三支队伍”联合监督国企机制。三是创新监管方式方法。深化“四位一体”国企风险监控机制建设,出台《国资监管提示函工作规则》《国资监管通报工作规则》,加大对市属企业存在风险和问题警示力度,推动国资监管实现有效闭环。进一步规范中介机构选聘管理,促进中介机构公平竞争,提升中介机构服务质量。

(五)融合党建引领发展,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市国资委党委改建以来,紧抓固本强基,以党建引领促国企发展,在把方向、管大局、强责任、促落实上取得新的成效,党建质量实现新的提升。一是强化政治引领。指导企业制定党委会议事规则,推进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力度不断加大,考核结果与企业领导人员薪酬分配、选拔任用挂钩,真正将党建工作从软任务变为硬指标。二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优化党组织设置,建立机关党委、企业党委、基层党支部(总支)三级书记抓党建责任制。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制度落实落地。适应国有企业生产方式、管理模式发展变化,把党支部建到车间班组、工程项目部,深入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三是强化党建融合。市国资委机关党建与国有企业党建相融合,引领企业党建品牌提升。开展“一企业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活动,培育国资系统46个党建品牌,形成了市国资委机关“国企之家”、轨道交通融合党建带、沿海集团“蓝海红心”、水务集团“水润万家”等一批党建品牌。四是强化结对共建。坚持“共驻共建、互联互融”,先后与连云港东海县村集体、虹西村等结对党建联盟。积极推进“千企联千村、共走振兴路”行动,8家市属企业集团和连云港方面签署15个合作项目协议,助力乡村振兴。五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召开全市国资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认真组织“5.10”思廉日、“算好廉政账”专题月等各项活动。组织全市国资系统意识形态辅导报告会,在国资系统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廉政短视频《蒲公英》获市纪委优秀奖及省社科院、省国资委创新成果奖。

(六)统筹推进和谐稳定,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一是做好信访接待办理答复。全年共接待群众来访131批次,2644人次;全年办理12345政府服务热线129件,市长信箱34件,依申请公开4件,行政复议1件。二是抓实安全生产。组织全市国资系统“百团进万企”安全生产专题宣讲暨安全生产工作布置会,观看专题警示教育片,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开展严格督查,推进问题整改,确保了市属企业安全生产平稳。三是推动涉民营中小企业欠款清理。推动市属国有企业加快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和国有企业根治欠薪工作,保障清欠工作如期完成。四是做好老干部服务保障工作。全面提升老干部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全力做好近480名离退休干部学习教育、发挥余热、各项慰问、医疗保健等各项工作。

(七)加强县(市)业务指导,国资监管逐步走向全市“一盘棋”。加强对县(市)区国资监管工作的业务指导,指导完善投资管理、产权管理等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增强国资监管服务能力。在县(市)区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债务化解和信用评级提升等方面与市属国有企业一体化考虑。

二、“十四五”时期和2021年的主要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全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省市委全会精神,紧扣“三个全方位”目标,围绕勇当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抓住各项战略机遇,妥善应对各项重大挑战,努力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资监管机制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国资国企力量。

“十四五”时期,全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主要目标:一是国资布局结构合理优化。通过投融资、产业培育、资本运作等手段,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国有资本投向,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更好服务南通市城市发展战略需要。企业“走出去”能力显著增强,市外、省外资本布局范围扩大,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日益完善。

二是国企规模效益不断提高。到“十四五”期末,全市国有资产总额以2020年末为基数力争增长50%以上;国有企业营运质量和效益明显增强,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年均不低于105%;市属企业发展战略更加清晰,主业优势更加突出,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资产证券化水平显著提升,实现资本市场上市及挂牌国有企业8家以上,打造2-3家主体信用评级为AAA的国有企业。

三是现代企业制度全面建立。国有企业全面建立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现代企业制度。重点目标包括: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薪酬体系与激励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内部用人制度完善。

四是国资管理体制持续完善。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本经营管理全链条监管,全面规范管理制度,落实国有资本监管责任,严格执行国有资本监管政策与纪律,建立健全监督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国资委监管能力。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国企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谋划并做好今年的工作十分重要。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要求,聚力深化国企改革、聚焦高质量发展,将2021年定位为“国资监管服务提升年”,在监管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管,为“十四五”开好头、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2021年市属企业主要经营目标是:国有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0%,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8%,融资成本较上年有所下降,资产负债率保持在合理区间。

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促改革强攻坚,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找到新突破。一是进一步优化国资布局。我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初稿已经形成,待征求意见并报市领导审定后印发,各市属企业和县市区国资监管机构要对照方案要求抓紧落实,不断提升改革效能。继续做好集团公司主业核定、清产核资、产权转让等战略重组工作,推动国有资本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高端和基础设施关键环节集聚。指导市属企业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引导市属企业在长三角一体化重点片区和重要工程中谋篇布局,完成编制并启动实施“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指导市属国企做强做精主业,严控非主业投资,着力压降企业层级,推动企业瘦身健体、轻装上阵。加快推进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革,力争全面完成改革任务。

二是进一步强化资本运作。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着力做好金丝利药业、中基工程省级混改试点,鼓励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双向进入、交叉持股,形成产权多元、自主经营、治理规范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主动支持并积极引导产控集团、房投公司等提升信用评级,力争实现AAA评级。积极推动已上市公司做好市值管理,提高资产质量和经营收益,争取通过增发、配股、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实现再融资。引导市属企业通过股权投资、项目合作等方式与县(市)区、开发园区、高新园区各类企业主体开展合作,进一步做大规模、做强影响力。

三是进一步深化市场化转型。指导市属企业推动子公司业绩考核、工资总额、人才激励等机制,不断提升子公司竞争力;指导县(市、区)国资监管机构推进国有融资平台实体化运作,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开展“巡察式”考核评价,更好发挥考核“指挥棒”和分配杠杆作用,对超额完成利润给予考核加分,对效益下滑的通过“一企一策”加强指导,推动企业自加压力、多增效益。

(二)促责任强担当,在服务大局和示范带头上取得新进展。一是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深刻认识疫情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慎终如始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完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履行好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继续做好物资保障等各项工作,切实保护企业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当前要重点抓好冬春季疫情防控,关心关爱留通过年的外地员工各项补助待遇,发挥好工会、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努力让他们过个温暖年、放心年。

二是长效化推进项目建设。全力保障创新区、高铁新城、通州湾、轨道交通、绕城高速等市委市政府重点项目建设,抢抓项目开工、建设、交付节点,确保建设资金落实到位,不折不扣按照序时进度推进实施,努力为全市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科学把控投资节奏,深入论证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索国企承接政府性项目运作机制,明晰政企职责边界,保障市属国企承接政府性项目的合理收益,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产生更多经济效益。

三是规范化推动挖潜增效。以开展“对标一流企业、争当国企先锋”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以制度建设为根本,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着力加强企业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维,加强成本管控,深挖生产潜能,切实做好降本增效工作。加快盘活老工业用地等存量国有资产,推动国有资本从劣势企业有序退出,力争利用三年时间完成存量劣势企业退出工作,进一步发掘资产潜能,进一步梳理排查、摸清资产底数,分类逐宗研究具体盘活措施和方案,着力盘活闲置低效资产。

(三)促效率强管控,在国资监管和风险防控上挖掘新办法。一是优化监管服务。严格贯彻落实出资企业三重一大事项管理办法,对企业报送需国资委决策事项,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原则,10个工作日给予批复或答复。探索制订市国资委监管事项清单,适时做好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做好权责清单取消下放事项涉及的规范性文件立改废释工作。加强对县(市、区)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具体业务指导监督,做到与市级平台公司转型统筹考虑,协力推进转型发展。

二是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外部董事、专职监事选配管理,建立与审计监督专员定期会商机制,确保外部董事、专职监事、审计监督专员作用有效发挥。建立健全国资监督会商工作机制,整合出资人监管、审计监督、纪检监察、企业内控等力量资源,运用好提示函、通报等警示,形成国资监管新闭环。完善信息化监管,高标准建设全市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逐步添加企业“三重一大”、投资、财务、产权、薪酬管理等功能,实现资源整合共享,加快构建国资监管一盘棋。

三是加强风险防范。加强债务风险管理,开展债券领域各类风险隐患排查,完善国有企业内控体系建设,加大融资、担保、借款等方面监管力度,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底线。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等活动,加大对重点部位、重要环节安全生产检查力度。做好职教幼教、来信来电来访等信访维稳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引领和服务管理,确保离退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落到实处。妥善处置企业历史问题,确保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平稳有序。

(四)促创新强质量,在国企党建和从严治企上取得新成效。一是高标准推进国企党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举办好建党百年系列庆祝活动,持续开展党建工作品牌创建,落实好全市“千企联千村共走振兴路”行动,全力做好“大国资”党建工作。坚持以换届为契机,抓好“最后一公里”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以开展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为主线,生动讲好建党百年辉煌历程中国资国企的奋斗故事,持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

二是高水平强化人才引育。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落实全市人才工作战略,推进人才强企,全力锻造素质过硬、勇立潮头的南通国企铁军。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特需人才引进,按照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的原则,完善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机制,真正让各类人才在搞活企业上发挥关键性作用。常态化办好“国企大讲堂”、深化国企改革研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素质。

三是高质量推进从严治党。市属企业各级党组织要继续坚持“严”的主基调,持续深化正风肃纪反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要坚持聚焦中心,围绕编制落实企业“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建设、重点任务落实等,更深层次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力。要加强党纪法规教育和正反面典型教育,深化腐败问题治理,对违纪违法违规行为严肃问责并公开曝光,建立健全常态化反“四风”、反腐败机制。要注重发挥职工群众监督作用,形成监督合力。同时,注重用好容错纠错机制,加强正向引导,不断释放“狼性”干部担当作为“正能量”。